机器视觉产业联盟研究预测,2020年至2022年,中国机器视觉规模将从108亿元增长至162亿元人民币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.5%。而随着新基建的推出和5G时代的加速到来,机器视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持下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。机器视觉堪称“智造”领域的“工业慧眼”,“视觉”是人类感知世界重要信息来源,而机器视觉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视觉功能,让计算机获得相关的细节信息并加以理解的技术。机器视觉凭借其高准确度、适应性强等优势特点广泛运用工业检测、安防、智能家居等领域。
近年来机器视觉结合深度学习、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有效提高了图像细节精度和处理速度,同时,这也对机器视觉相关配套硬件的功能提出更高的性能要求。
机器视觉系统
机器视觉系统通常包含照明、镜头、相机、图像采集卡、机器视觉软件等五大部分,其中机器视觉软件是机器视觉系统中自动化处理的关键部件,根据具体应用要求,可对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,可自动完成对图像采集、显示、存储和处理。而决定图像采集、传输、显示和处理速度的关键要素则是“存储”。究竟存储在机器视觉中发挥着怎样的关键功效?什么样的存储能够让机器视觉系统发挥最佳功效?关于存储和机器视觉之间的秘密,今天小编给您一一解答。
Q:由于数据都保存在工控机中,只能通过RAID保护图片数据,如果有多个硬盘损坏就会导致数据的丢失,更会造成生产线的停工,影响很大。为了保障智能制造生产线全天不间断生产,威刚如何提供高稳定性、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方案?
A:机器视觉行业,工控机性能的好坏影响整个视觉系统的处理速度及运行时间,是整个视觉系统的关键。尤其是对于需要控制多个相机同时运行的视觉系统来说,高可靠性、高稳定性的工控机存储设备必不可缺。而如何保证高可靠性、高稳定性的存储解决方案呢?
→威刚利用Over Provisioning的技术(预留空间),来降低硬盘数据丢失的机率,此技术是通过增加硬盘中7%以上预留空间(假设1T的硬盘,其中有70GB以上空间可用作存储功能之外的预留空间)达到有效减少SSD重复写入的动作,来提升产品寿命。